我叫许西溪是一名律师。
在一家大型律师事务所工作。
父母都在政法系统工作。
我已经年满 38 周岁了。
父母已经给我安排了 N 多次相亲。
也没有结果。
01
我的 38 虽像一本装帧精致却页码固定的法典:名校法学硕士、红圈所合伙人、
市中心公寓,以及父母用三十年政法系统人脉织就的相亲网络。
当第七次在茶馆见到穿香奈儿套装的女检察官时……
他盯着对方公文包上的检察院徽章。
突然想起上周开庭时被告席上那个攥皱离婚协议的男人。
同样的年龄,同样被体制化的焦虑烫出褶皱。
02
我在朋友推荐下加入城市骑行俱乐部。
起初只是抱着放松的心态参与周末骑行活动。
「西溪,张局家女儿条件多合适,你们都是搞法律的……」母亲的微信对话框。
我机械地回复着母亲,将手机倒扣在桌面。
周末清晨,骑行俱乐部的群消息不断弹出。
领队发了条新路线:沿着城郊的青弋江骑行,终点是一座明代古桥。
我鬼使神差地报了名,把定制西装换成速干衣时,竟有种撕碎法律文书般的畅快。
骑行队伍出发时,阳光在柏油路上流淌成金色的河。
03
我跟着大部队穿过林荫道,风灌进衣领的瞬间。
突然听见身后传来清脆的铃铛声。
侧身望去,戴薄荷绿头盔的女孩踩着复古单车追上来。
车篮里晃悠着支向日葵:「律师先生,这么快就忘了我?」
我愣住。
女孩摘下墨镜,露出笑起来弯弯的眼睛。
是三个月前法律援助中心的志愿者严子璐。
那时她抱着案卷跌跌撞撞闯进调解室。
马尾扫过我正在整理的证据材料,在卷宗边角留下一片干枯的枫叶。
此刻她递来一瓶冰镇运动饮料,水珠顺着瓶身滴在我手背,像场突如其来的夏雨。
04
队伍在古桥边休整时,严子璐铺开野餐垫,从帆布包里掏出自制的樱花饼干。
「其实我早发现你了,」她用树枝在沙土上画着桥的轮廓。
「每次骑行你都像在庭上辩论,非要冲第一个。」
我望着江水泛起的涟漪,想起那些在相亲局上反复背诵的个人履历,突然觉得疲惫。
返程时暮色渐浓,严子璐的单车链条意外脱落。
我蹲下身帮忙修理,余光瞥见她指尖沾着机油,却在给路边野花拍照时格外温柔。
「许律师,」她突然开口,「你有没有想过,人生不是必须按流程走的庭审?」
夜风裹挟着青草香掠过耳畔,我转动修好的链条,金属齿轮发出清脆的咬合声。
而此刻,我忽然期待起下一次骑行时,严子璐车篮里会装着怎样的惊喜。
05
这次意外的相遇,让骑行对我而言有了别样意义。
此后每个周末,我总是早早检查好装备。
期待在俱乐部活动中与严子璐重逢。
渐渐地,我们不再满足于集体活动。
开始相约探索更小众的骑行路线。
一个雾蒙蒙的清晨,我们骑行到了山间的一座废弃火车站。
铁轨锈迹斑斑,枕木间钻出几株顽强的野草。
严子璐兴奋地跑向月台,站在褪色的站牌下回头朝我笑,晨雾给她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
她指着远处说:“你看,这里多像电影里的场景。”
说着便从包里掏出素描本,开始勾勒眼前的画面。
我倚着单车,静静地看着她专注的侧脸。
突然意识到,这种放松惬意的时光,是过去无数场相亲饭局都无法给予的。
06
随着相处加深,我发现严子璐不仅有着浪漫的情怀,更有独特的思想。
一次在山顶看日落时,她说起自己做志愿者的经历。
那些帮助弱势群体的故事里,满是对生活的热忱与善意。
「法律不该只是冰冷的条文,」她望着渐暗的天空说。
「它应该像阳光,照进每个需要温暖的角落。」
她的话让我这个在商业诉讼领域浸淫多年的律师。
内心掀起阵阵波澜。
07
父母很快察觉到了我的变化。
当母亲又一次发来相亲邀约时,我第一次没有敷衍回应。
「妈,我最近认识了一个女孩。」电话那头陷入短暂的沉默。
紧接着是一连串的追问:“哪里人?做什么工作的?家庭条件怎么样?”
我捏着手机,望着窗外的月光。
缓缓说道:“她很好,好到让我觉得,那些所谓的条件标准,在真实的感情面前都不值一提。”
这话不仅是说给母亲,更是说给自己。
在与严子璐的相处中,我逐渐挣脱了长久以来套在身上的枷锁。
那些被父母、被世俗定义的「合适」
08
带着这份忐忑与坚定,我决定带林夏回家见见父母。
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严子璐时。
她正在整理新画的骑行路线图,笔尖顿了顿。
随后抬头冲我灿烂一笑:「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嘛,我正好给叔叔阿姨带自己烤的曲奇。」
她的从容反倒让我愈发紧张,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车把,想象着这场见面的无数种可能。
09
见面那天,严子璐特意换上素雅的白衬衫。
提着精致的饼干礼盒站在我家门前。
推开门,母亲打量的目光在严子璐普通的衣着和帆布鞋上停留片刻。
笑容里带着几分疏离:「快进来坐,西溪总说你画画好,是在画廊工作?」
林夏落落大方地坐下,将饼干递给父亲。
「阿姨,我目前在公益组织做法律援助,平时画画是业余爱好。」
饭桌上,气氛逐渐变得微妙。
父亲夹了一筷子鱼放进林夏碗里,看似随意地问:「小林啊,你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
林夏擦了擦嘴角,语气轻快。
「我爸爸是中学老师,妈妈在菜市场卖菜,他们总说我能读大学、做喜欢的事,就是全家最大的骄傲。」
话音刚落,母亲夹菜的手微微一顿,随后笑容里多了几分审视。
10
饭后,母亲以帮忙泡茶为由,把我拉进厨房。
「西溪,你年纪不小了,找对象还是要考虑现实。她家庭条件和我们差距太大,以后过日子……」
我攥着围裙的手突然收紧:「妈,您和爸当年不也是白手起家?感情难道要用条件来衡量?」
母亲张了张嘴,最终只是叹了口气。
转身时眼角的细纹里盛满失望。
严子璐似乎察觉到了异样,告别时主动拥抱了我母亲。
「阿姨,我知道自己可能不符合您的期待,但我和西溪在一起很开心。」
她掏出手机,翻出我们骑行时拍的照片:「您看,这些日子是他笑得最自在的时候。」
照片里,我和严子璐在花海中举着冰棍傻笑。
身后的单车还沾着路上溅起的泥点。
11
送走严子璐后,我站在阳台上看着她骑车远去的背影。
手机突然震动,是母亲发来的消息:「明天你张阿姨介绍了个医生,条件很不错……」
我盯着屏幕,喉头发紧,最终将手机锁进抽屉。
月光下,严子璐送我的枫叶书签在桌上轻轻摇晃。
12
那天晚上,我辗转难眠。
满脑子都是饭桌上压抑的气氛和母亲失望的眼神。
但当我想起严子璐望向我的时候,眼睛里闪烁的光,又觉得充满力量。
第二天清晨,我早早起床。
我来到父母的书房。
那里整齐摆放着他们多年来获得的荣誉证书和奖章。
象征着他们在政法系统的成就。
我鼓起勇气,和他们坐下来。
认真地说:「爸妈,我知道你们希望我能找一个各方面都合适的人,过上安稳的生活。但这些年,我按照你们的期待去相亲、去选择,却始终不快乐。」
父亲沉默良久,缓缓开口:「西溪,我们只是担心你以后会吃苦。」
13
我坚定地看着他们:「和严子璐在一起,我才真正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母亲的眼眶渐渐湿润:「我们只是怕你受伤...」
正在这时,门铃响起。
打开门,是严子璐。
她抱着一盆绿萝,脸上带着阳光般的笑容。
「叔叔阿姨,我今天休息,想着来帮你们收拾一下书房,听说你们收藏了很多珍贵的法律典籍,我可太想参观啦!」
不等父母回应,她已经熟络地走进书房。
轻轻抚摸着书架上的书籍,眼中满是赞叹。
严子璐一边整理书籍,一边和父母聊起她在法律援助中遇到的感人故事。
讲那些普通人在困境中依然坚守善良的瞬间。
她的真诚和热情,渐渐融化了父母心中的坚冰。
母亲开始主动询问她的工作,父亲也和她讨论起一些法律案例。
看着他们相谈甚欢的场景,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14
那天之后,严子璐经常来家里,有时帮母亲种花,有时陪父亲下棋。
父母对她的态度也越来越亲切,母亲甚至开始向她请教烘焙技巧。
一个月后的周末,我们四人骑着单车,沿着严子璐新发现的路线出发。
阳光下,父母的笑声和车轮的转动声交织在一起。
严子璐骑到我身边,眨眨眼说:「看,只要坚持,总会找到属于我们的幸福轨迹。」
15
入秋后的第一个周末,严子璐抱着一摞法律文献来到家里,发梢还沾着细密的秋雨。
她刚结束一个长达三个月的农民工维权案,打赢官司的那一刻。
当事人握着她的手掉了眼泪,说要把赔偿款攒起来给女儿买第一台电脑。
「叔叔,您看这个案例里关于劳动关系认定的部分,我总觉得判决书中的法理阐释可以更细化。」
她把文件摊在父亲常坐的红木书桌前,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
父亲放下手中的紫砂壶,凑过去仔细看。
两人很快就「表见代理」和「实际用工关系」争论起来。
母亲端着刚烤好的司康饼站在书房门口,眼里的笑意像融化的黄油。
我靠在门框上看他们。
严子璐说话时会习惯性地用手比划。
父亲听着听着就忘了喝茶,母亲悄悄给严子璐的杯子续上热牛奶。
窗外的雨渐渐停了,阳光透过湿漉漉的梧桐叶,在地板上投下晃动的光斑。
落在严子璐翻动书页的手指上,也落在父母逐渐舒展的眉梢间。
16
那年冬天,严子璐接了个棘手的家暴离婚案。
当事人王姐带着五岁的女儿躲在庇护所,丈夫却屡次上门威胁。
严子璐连续两周加班到深夜。
整理证据时发现对方曾用伪造的收入证明隐瞒财产。
某天晚上她来家里吃饭,说着说着就红了眼眶。
「西溪,你知道吗?那孩子躲在妈妈身后,眼睛亮得像星星,可我怕自己做得不够好……」
母亲默默给她夹了一筷子红烧排骨。
父亲放下酒杯,难得严肃地说:「子璐,法律有时候是冰冷的条文,但人心不是。你在做的事,比任何法典都有温度。」
那天饭后,父亲翻出自己早年整理的婚姻家庭纠纷案例集。
用红笔在关键处做了批注。
母亲则连夜织了条羊绒围巾,非要严子璐戴着去见当事人。
开庭那天,我和父母坐在旁听席。
严子璐穿着笔挺的律师袍,站在原告席上条理清晰地陈词。
阳光从法庭的高窗照进来,在她肩上镀了层金边。
当法官宣布准予离婚并分割财产时,王姐抱着女儿哭了。
严子璐走过去递给她们一包纸巾,蹲下身对那个小女孩说:“以后妈妈会带你去看真正的星星。”
17
第二年春天,我和严子璐在城郊租了间带小院的房子。
搬家那天,父母开着车送来一盆新扦插的绿萝,说是替我们镇宅。
母亲围着小院转了三圈,指点我们在墙角种月季。
父亲则蹲在地上帮我们检查水管线路,嘴里念叨着”年轻人总忘事“
严子璐突然指着院墙上攀爬的蔷薇花说:”去年在叔叔书房看到的那本英国园林植物图鉴里提到过,这种粉龙沙宝石要春天剪枝才长得旺。“
父亲愣了愣,随即哈哈大笑:”你这丫头,还记得那本书?当时我还笑你把园艺书当法律文献看。“
四人围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喝下午茶。
严子璐给母亲展示新学的法式甜点做法。
父亲则和我讨论着下周的骑行路线。
风吹过蔷薇花枝,落下几片粉白的花瓣,飘在严子璐给父母倒的青瓷茶杯里。
她抬头看我,眼里的光比杯中的茶汤还要温暖。
”许律师,幸福真的会像藤蔓一样,慢慢爬满整个院子。“
深秋的枫叶红透时,严子璐接手了一起跨国婚姻财产纠纷案。
连续半个月,她都抱着厚重的外文资料在书房里熬到深夜,台灯下的身影被拉得很长。
我心疼她,父亲却悄悄把提神薄荷膏塞进了她的包里。
母亲则变着花样做养肝的羹汤,每天雷打不动地送到书房。
开庭前夜,严子璐突然从堆积如山的文件中抬起头。
眼睛亮晶晶地说:「西溪,等这个案子结束,我们去看极光吧?听说芬兰的极光下许愿特别灵。」
我还没来得及回答,父亲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丫头,极光冷,得备上我给你买的防风冲锋衣。」
母亲举着刚织好的毛线帽,嗔怪道:「就知道你们年轻人想得不周全。」
19
案件胜诉那天,严子璐收到了当事人从意大利寄来的手工蕾丝桌布。
她兴奋地扑在餐桌上,非要拉着父母和我们一起吃庆祝火锅。
氤氲的热气中,父亲突然放下筷子,从口袋里掏出个红绸包着的物件。
那是一枚老式翡翠戒指,戒圈内侧刻着细小的藤蔓花纹。
「这是你奶奶传给我的,」父亲看向严子璐,声音有些发颤。
”她说遇到真心想守护的人,就把戒指交出去。“
严子璐的眼泪瞬间砸在火锅汤面上,溅起小小的水花。
母亲笑着擦眼泪,往她碗里夹了个最大的虾滑:「还愣着干什么?快戴上!」
20
次年夏天,我们在小院里举办了简单的婚礼。
蔷薇花开得比往年都盛,严子璐穿着母亲亲手缝制的改良旗袍。
发间别着父亲从古玩市场淘来的翡翠发簪。
交换戒指时,她悄悄在我耳边说:
「还记得第一次来你家,抱着绿萝紧张得手心冒汗,现在倒好,连爸妈的传家宝都『骗』到手了。」
话音未落,父亲突然举起话筒:”今天我多了个女儿,以后谁敢欺负你们俩,我这老律师的嘴皮子可没生锈!“
母亲笑着捶他肩膀,院子里的亲朋好友笑作一团。
21
婚后,严子璐的法律援助工作愈发忙碌。
她常常在深夜接到受助者的求助电话,皱着眉头在笔记本上飞速记录关键信息。
一个暴雨倾盆的夜晚,她接到了一位被拖欠工资长达半年的农民工的电话。
对方声音带着哭腔,说孩子生病急需用钱。
严子璐不顾大雨,披上外套就要出门。
母亲急忙追出来,往她怀里塞了把伞和一袋热乎的包子:「别饿着肚子忙,事情再急也要顾好自己。」
第二天清晨,我在厨房煮早餐时。
看到严子璐顶着黑眼圈回来,却满脸兴奋。
她一边啃着包子,一边说已经帮农民工联系好了调解中心,还垫付了部分医药费。
父亲坐在餐桌旁,赞许地看着她:「做得对,法律不仅是条文,更是给弱者撑腰的武器。」
22
转眼到了结婚周年纪念日,严子璐神秘兮兮地说要给我一个惊喜。
当我推开家门,发现整个客厅被绿萝和蔷薇花装饰得如同童话世界,餐桌上摆满了母亲教她做的拿手菜。
父亲从书房拿出一本相册,里面贴满了我们从相识到结婚的照片,每张照片旁都写着他和母亲的寄语。
「这是我们一家人一起做的纪念册。」
母亲拉着我的手,眼里闪着泪光,「看着你们一路走来,我们打心眼里高兴。」
严子璐搂着母亲的肩膀,笑着说:「以后我们还要一起创造更多回忆,把相册贴得满满的。」
23
一天,严子璐接了个特殊的案子。
一位老人因赡养问题将子女告上法庭。
走访时,她发现老人独自住在破旧的小屋里,子女却对他不闻不问。
严子璐决定不仅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更要修复这家人的关系。
她带着我和父母一起去看望老人,母亲给老人织了件厚实的毛衣。
父亲则耐心地和老人聊天,分析法律途径。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老人的子女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接老人回家。
送别老人时,他紧紧握着严子璐的手,哽咽着说:「谢谢你,让我还能有个温暖的家。」
看着他们一家团聚的背影。
严子璐靠在我肩头说:「原来幸福真的会传染。」
24
严子璐的律所接到一桩棘手的儿童监护权纠纷案。
一对年轻夫妻意外离世,留下年幼的女儿小棠。
孩子的爷爷奶奶与外公外婆为了抚养权争得不可开交,甚至在法庭上激烈争吵。
严子璐走访时发现,小棠总是怯生生地缩在角落,眼神里满是不安与恐惧。
回家后,严子璐将案件的情况告诉了我们。
母亲听后心疼不已:「多可怜的孩子,这样争来争去,伤害最深的还是她。」
父亲沉思片刻,说道:「或许可以尝试调解,让两家人共同抚养,给孩子完整的爱。」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全家都加入到这场「爱的调解」中。
母亲带着小棠去公园放风筝、喂鸽子,用香甜的糕点慢慢打开孩子的心扉。
父亲则凭借多年的法律经验,耐心地给双方老人分析利弊。
严子璐更是利用休息时间,陪着小棠读书画画,当起了临时「妈妈」。
25
在我们的努力下,两家人终于放下成见,达成了共同抚养小棠的协议。
小棠生日那天,严子璐提议在我们家的小院为她庆祝。
母亲烤了漂亮的草莓蛋糕,父亲把小院布置得像梦幻城堡,我和严子璐为小棠准备了满墙的童话绘本。
当小棠看到满屋子的礼物和笑脸,扑进严子璐怀里放声大哭:「姐姐,我有新家了!」
那一刻,两家人都红了眼眶,紧紧拥抱在一起。
26
春暖花开时,严子璐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来信。
写信的是曾经她帮助过的农民工,信中说孩子的病已经痊愈。
他也在新工作中稳定下来,还寄来了一张全家在海边的合照。
看着照片里灿烂的笑容,严子璐感慨道:「原来我们播下的善意,真的会生根发芽。」
这天,父亲神秘兮兮地把我们叫到书房,小心翼翼地捧出一本崭新的相册。
翻开相册,里面不仅有我们一家的日常,还有那些受助者寄来的照片和感谢信。
「这些都是我们共同的勋章。」父亲笑着说。
「子璐用法律守护正义,我们就用爱守护她。」
夕阳透过书房的窗户,洒在相册上。
27
严子璐接手了一起校园霸凌公益诉讼案。
受害者是个沉默寡言的初三女生,因长期遭受同学欺凌,患上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严子璐整日奔波在学校、心理咨询室和法院之间。
收集证据、联系专家证人,常常疲惫得说不出话。
母亲心疼地为她熬制安神汤,父亲则帮她整理复杂的法律条文。
而我默默承包了所有家务,只为她能多休息片刻。
一天深夜,严子璐抱着厚厚一摞案卷,突然靠在我肩头哽咽。
「那个女孩说,她曾站在教学楼顶,是想到我承诺一定会帮她,才一步步走下来……我不能输。」
她泛红的眼眶里,满是坚定与心疼。
开庭那天,我们全家坐在旁听席,看着严子璐在法庭上字字铿锵。
用详实的证据揭露霸凌者的恶行,为受害者争取到了应有的道歉和赔偿。
走出法院时,女孩的母亲拉着严子璐的手泣不成声。
女孩则将一束亲手折的千纸鹤塞进她怀里,小声说:「姐姐,我想当律师,像你一样勇敢。」
28
金秋十月,小院里的蔷薇结出了饱满的果实。
严子璐怀孕的消息,让全家人沉浸在喜悦之中。
母亲翻出珍藏多年的婴儿衣物,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补。
父亲捧着育儿书籍,认真记录着「新生儿护理要点」。
就连向来严肃的爷爷,也偷偷托人从老家捎来野生核桃,说是要给重孙补脑。
严子璐挺着肚子,依旧坚持处理法律援助案件。
她常笑着说:「要给宝宝做个好榜样,让 TA 知道世界上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
有次她在社区普法讲座上,突然感觉胎动,那一刻,她温柔地抚摸着肚子。
对着台下听众说:「希望我的孩子,以后也能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担当的人。」
社区主任笑着对我说:「许所,我看,你们家小严比你这个大律师还要厉害。」
我笑嘻嘻:「老婆比我厉害,我高兴,现在我们家都围着她转。」
29
孩子出生那天,大雪纷飞。
严子璐给女儿取名「暖暖」,寓意着将我们收到的所有善意与温暖,继续传递下去。
暖暖满月时,曾经帮助过的小棠、农民工一家,还有许多受助者都来到小院。
小棠已经长成了开朗的少女,她抱着暖暖轻轻哼唱儿歌。
农民工大哥带来了家乡的土鸡蛋,憨厚地笑着说:「这是给娃补身子的。」
那位曾站在楼顶的女孩,如今考上了政法大学。
她握着严子璐的手说:「等我毕业,也要加入你们的法律援助团队。」
父亲将大家的合影贴进相册。
30
时光飞逝,暖暖转眼三岁。
她最爱在铺满阳光的小院里。
听严子璐讲那些帮助他人的故事。
每当这时,她总会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
小手攥着母亲的衣角问:「妈妈,我什么时候也能去帮助别人呀?」
这天,严子璐又接了一个特殊的案件。
一位孤寡老人的房子被不良开发商强拆。
老人无家可归,只能在临时搭建的窝棚里艰难度日。
得知消息后,暖暖主动把自己攒的小猪存钱罐抱出来。
奶声奶气地说:「妈妈,把我的钱给老爷爷买面包吃。」
全家都被她的举动逗笑,母亲抱起暖暖。
亲了亲她的小脸蛋:「暖暖真善良,我们一起想办法帮助老爷爷。」
31
周末,全家出动去看望老人。
父亲带上了专业的法律文件,准备帮老人维权。
母亲熬了热腾腾的鸡汤,还蒸了松软的馒头。
我和严子璐则带着暖暖,给老人收拾临时住所。
暖暖像个小大人似的,蹲在地上给老人捶腿。
还把自己最爱的小熊玩偶送给了老人。
在严子璐的不懈努力下,案件终于迎来转机。
开发商在确凿的证据和法律的压力下,不仅赔偿了老人的损失。
还为他重新安置了舒适的住所。
乔迁那天,老人紧紧握着暖暖肉乎乎的小手。
老泪纵横:「谢谢你们,让我这把老骨头又有了家。」
32
春去秋来,检察院法律援助团队里多了那个曾被霸凌的女孩。
她和严子璐并肩作战,帮助了一个又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而暖暖也在爱的包围中茁壮成长,她会把零花钱捐给流浪动物救助站。
会在社区活动中给其他小朋友讲正义的故事。
夏夜,全家人围坐在小院里。
严子璐翻出那本记录着无数温暖瞬间的相册。
暖暖趴在母亲膝头,指着照片里的人一一辨认。
父亲望着满院的蔷薇花,感慨道:「当初种下的善意,如今都开成了灿烂的花。」
33
暖暖六岁那年,学校组织了一场「职业体验日」。
别的小朋友都争着扮演医生、宇航员。
暖暖却一本正经地穿上严子璐的旧律师袍。
戴着用纸板做的律师徽章,在教室里模拟法庭。
她学着母亲的样子,挥舞着小手大声说:「法律是保护大家的武器,谁也不能欺负弱小!」
这番话逗得老师和同学哈哈大笑,也传到了严子璐的耳朵里。
当晚,严子璐抱着暖暖,眼眶湿润:「宝贝,等你长大了,想当律师吗?」
暖暖歪着头,眼睛亮晶晶的:「我要当像爸爸妈妈还有爷爷一样的律师,还要带着奶奶,我们全家一起帮助别人!」
父亲坐在一旁,笑着推了推眼镜:「那我们可得提前组个『家庭律师事务所』。」
34
严子璐接到了一通紧急电话。
城郊的一个村庄因土地纠纷与开发商产生冲突,村民们情绪激动,随时可能爆发冲突。
严子璐二话不说,带上父亲整理的法律文书,准备连夜赶去调解。
这时,暖暖跑过来,把自己画的一幅画塞进她手里。
画上是一个穿着律师袍的小人,旁边写着「妈妈加油」。
在调解现场,严子璐和父亲耐心地给村民讲解法律知识,分析利弊。
母亲则带着村里的妇女们一起做饭,安抚大家的情绪。
经过三天三夜的努力,双方终于达成和解。
临走时,一位老奶奶拉着暖暖,往她口袋里塞了一把热乎乎的烤红薯。
「好孩子,谢谢你们让大家不用再提心吊胆。」
35
十年后的夏天,暖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政法大学。
入学那天,全家人浩浩荡荡地送她去报到。
在校园里,严子璐遇到了曾经那个被霸凌的女孩。
如今她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正带着学生进行法律援助实践。
女孩看到暖暖,惊喜地说:「当年是严律师给了我勇气,现在又多了一位未来的法律人!」
夜晚,一家人在校园附近的餐厅聚餐。
父亲举起酒杯:「这十年,我们帮助了很多人,也收获了很多感动。暖暖,希望你在大学里能学到更多本领,让正义和善意传递得更远。」
暖暖郑重地点头,窗外的月光洒在她胸前的校徽上,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