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王小雅永远不会忘记那个雷雨夜。
电话铃声刺破黑夜,律师冰冷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王小雅女士,很遗憾通知您,您的父亲王建国先生因突发心梗抢救无效,于今晚十一点二十三分去世。"
手机从王小雅手中滑落,砸在冰冷的地板上。她瘫坐在出租屋的破沙发上,脑海一片空白。
二十四岁的她,刚从国外留学回来不到半年,还没来得及好好孝敬父亲,人就没了。
第二天一早,王小雅赶回老家。推开别墅大门,继母李美娟正在客厅里哭得撕心裂肺,几个远房亲戚围在旁边安慰。
"小雅回来了。"李美娟看见她,哭声戛然而止,眼神闪烁着说不清的复杂。
"妈。"王小雅叫了一声,声音哽咽。
虽然是继母,但李美娟对她不错。父亲再婚时,王小雅刚上高中,李美娟没有嫌弃她是拖油瓶,还主动承担起照顾她的责任。这些年来,两人相处得像亲母女一样。
"你爸走得太突然了,什么都没交代。"李美娟擦着眼泪说,"昨天他还说要等你回国,一家人好好吃顿饭。"
王小雅鼻子一酸,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丧事办得很简单,父亲生前朋友不多,主要是李美娟的娘家人在帮忙。三天后,父亲下葬,王小雅在墓前跪了整整一个小时。
回到家,李美娟把她叫到书房。
"小雅,你爸生前给你留了些东西。"李美娟从保险柜里拿出一个文件袋,"这是他的遗嘱,还有银行卡密码。"
王小雅接过文件袋,手在颤抖。打开一看,遗嘱很简单,父亲把名下的别墅、两套商铺、以及银行存款的百分之七十留给了她,剩下的百分之三十给李美娟。
"这怎么行。"王小雅立刻摇头,"妈,这房子你也有一半,钱也应该你拿大头。"
"你爸的意思我懂。"李美娟拍拍她的手,"他说你还年轻,需要钱创业结婚。我年纪大了,够花就行。"
王小雅感动得眼泪又下来了。继母真的把她当亲女儿看待。
"不过有个问题。"李美娟犹豫了一下,"你爸名下的资产比较复杂,有些还在处理中。银行那边需要走程序,可能要几个月才能转到你名下。"
"我不急。"王小雅擦擦眼泪,"妈,这段时间家里的开销你别担心,我还有些积蓄。"
"好孩子。"李美娟欣慰地笑了,"你先回去上班,家里我来收拾。过段时间有消息了,我再通知你。"
王小雅点点头,第二天就回了市里。
一个月后,她接到李美娟的电话。
"小雅,银行那边说手续还要再等等,你先别着急。"
"我知道,妈,你身体怎么样?"
"挺好的,就是有点想你爸。"
又过了两个月,王小雅主动打电话询问进展。
"还在办,银行的效率你也知道。"李美娟的语气有些不耐烦。
王小雅感觉有些不对劲,但没多想。
直到第四个月,她偶然遇到父亲生前的朋友老张。
"小雅啊,你爸走了,真是可惜。"老张叹气道,"对了,听说你继母已经把房子卖了?"
"什么?"王小雅脸色大变,"卖房子?"
"是啊,我上个月路过你家,看到门口贴着已售的标签。我还纳闷呢,你家不是住得好好的吗?"
王小雅心脏狂跳,立刻打车赶回老家。
别墅门口确实贴着"已售"的红色标签,透过窗户看进去,屋里空空荡荡,所有家具都搬走了。
她急忙给李美娟打电话,对方却关机了。
第二章
王小雅找到小区物业,了解到李美娟半个月前就搬走了,房子确实已经出售。
"李女士说她是房主,手续齐全,我们也没办法阻止。"物业经理摊摊手。
王小雅脑袋嗡嗡作响。房子明明是父亲留给她的,为什么李美娟能单独出售?
她急忙赶到房产交易中心,调取了房屋产权证明。看到结果的那一刻,王小雅如遭雷击。
房产证上的名字不是父亲王建国,而是李美娟!
"这不可能!"王小雅拍着桌子喊道,"这房子是我爸买的,怎么会是她的名字?"
工作人员很无奈:"小姐,这是官方记录,不会有错。如果您有异议,建议咨询律师。"
王小雅浑身发软,几乎站不稳。她想起父亲生前说过,房子是他全款买的,当时为了避税,写了李美娟的名字。
"老实人就是容易被骗。"王小雅苦笑,父亲到死都相信枕边人,却没想到自己挖了个坑。
她立刻去银行查询父亲的账户,结果更让她绝望。账户里的三百万存款,两个月前就被全部转走了。
"转账人是李美娟,她有账户密码和身份证明,属于正常操作。"银行工作人员解释道。
王小雅瘫坐在银行大厅里,周围的人来来往往,没人注意这个失魂落魄的女孩。
父亲留给她的遗产,包括房子、商铺、存款,总价值超过八百万,全部被李美娟卷走了。而她,一分钱都拿不到。
手机响了,是李美娟打来的。
"小雅啊。"李美娟的声音听起来很轻松,"我搬家了,新地址发给你。"
"你为什么要骗我?"王小雅声音颤抖,"房子和钱呢?"
"什么骗不骗的?"李美娟笑了,"房子本来就是我的名字,钱也是我们夫妻共同财产。你一个外人,凭什么分家产?"
"我是爸爸的女儿!"
"你是他前妻生的,跟我有什么关系?"李美娟的语气变得刻薄,"当年我嫁给你爸,可没答应养你一辈子。"
"遗嘱呢?爸爸明明写了遗嘱!"
"什么遗嘱?我怎么不知道?"李美娟的笑声传过来,"小雅,你还年轻,别想些不现实的。好好工作,靠自己努力买房子。"
电话挂断了。
王小雅坐在银行门口的台阶上,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绝望。
她想起那份遗嘱,现在想来,字迹确实有些不像父亲的笔迹。可能从一开始,那就是李美娟伪造的。
目的就是让她放松警惕,给李美娟争取时间转移财产。
"真是天真。"王小雅自嘲地笑了,她居然相信一个外人会真心对她好。
血缘关系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显得那么脆弱。
手机又响了,这次是房东催租金的电话。
"王小姐,您这个月的房租还没交,明天就到期了。"
"我知道了,明天就交。"王小雅挂断电话,苦笑着摇头。
现在她账户里只有五千块钱,连房租都快交不起了。
曾经的富家女,一夜之间变成了身无分文的穷光蛋。
王小雅站起身,擦干眼泪。她不能就这么算了,哪怕拼尽全力,也要讨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第一步,先找个律师。
第三章
"你这个案子很难办。"律师陈晓峰听完王小雅的叙述,摇了摇头。
"难办?"王小雅急切地问,"但总有办法吧?"
"问题出在几个关键点上。"陈晓峰推了推眼镜,"第一,房产证确实是李美娟的名字,从法律角度她是合法所有人。第二,银行存款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她有权支配。第三,你说的遗嘱,现在找不到原件。"
"但那房子真的是我爸买的!"王小雅拍着桌子,"当时的转账记录银行应该有!"
"即便有转账记录,也不能证明房子属于你。"陈晓峰叹口气,"你父亲生前把房产过户给妻子,这在法律上是赠与行为,很难推翻。"
王小雅感到一阵眩晕。原来法律也不站在她这边。
"那我就没有任何办法了吗?"
"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陈晓峰沉思了一会,"如果能证明李美娟存在欺诈行为,比如伪造遗嘱,诱导你放弃继承权,那就另当别论了。"
"怎么证明?"
"需要找到证据。比如那份假遗嘱的原件,或者能证明她故意拖延时间的聊天记录、录音等。"
王小雅回想这几个月的经历,李美娟确实一直在拖延,但她没有留下任何证据。
"还有一个办法。"陈晓峰说,"如果能证明你父亲生前有明确意愿将财产留给你,比如证人证言,那也可以争取一下。"
"我爸生前确实跟很多人说过要把房子留给我。"王小雅眼睛一亮。
"那就先从这个角度入手。"陈晓峰递给她一张名片,"我的收费是三万块,如果败诉,只收一万。"
王小雅咬咬牙:"好,我接受。"
走出律师事务所,王小雅开始四处寻找证人。她联系了父亲生前的朋友、同事,希望他们能出庭作证。
结果却让她心寒。
"小雅啊,这种家务事我们不好掺和。"父亲的老同事推辞道。
"我们也没听你爸明确说过要把房子给你。"邻居们态度暧昧。
只有老张愿意帮忙:"我确实听你爸说过,要把房子留给你。但这话也就是私下聊天时说的,能不能当证据我不确定。"
王小雅感激地握住老张的手:"张叔,谢谢您愿意帮我。"
"应该的,你爸是我的好朋友,看不得你被人欺负。"
有了一个证人,总比没有强。王小雅继续寻找其他证据。
她翻遍了父亲的遗物,终于在一本日记里找到了关键内容。父亲在去世前一个月写道:"小雅马上回国了,我要把房子和钱都留给她,让她在国内有个依靠。"
虽然不是遗嘱,但至少能证明父亲的真实意愿。
王小雅把日记复印了好几份,小心翼翼地保存起来。
接下来,她决定主动联系李美娟,看能不能套出一些话来。
"妈,我想见您一面,有些话想当面说。"王小雅给李美娟发了微信。
李美娟很快回复:"我现在住得比较远,你有什么话电话里说就行。"
"还是见面吧,我保证不会闹事。"
过了很久,李美娟才回复了一个地址。
第四章
约定的地点是市郊一家茶楼,很偏僻,几乎没什么客人。
王小雅提前半小时到了,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她怀里揣着录音笔,希望能录下李美娟的话。
三点整,李美娟出现了。她换了一身名牌衣服,手上戴着新买的金镯子,看起来气色很好。
"小雅。"李美娟坐下,脸上挂着虚假的笑容,"最近过得怎么样?"
"还行。"王小雅努力保持冷静,"妈,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我爸真的没留遗嘱吗?"
"当然没有。"李美娟毫不犹豫地摇头,"你爸那个人,从来不爱操心这些事。"
"可是那天您明明给了我一份遗嘱。"
李美娟神色微变,随即说道:"那是我临时写的,想让你心里好受些。你也知道,你爸走得突然,什么准备都没有。"
王小雅心里冷笑。果然,李美娟承认了那份遗嘱是假的。
"那房子的事呢?我爸生前一直说要把房子留给我。"
"他是说过这话,但也就是随口说说。"李美娟端起茶杯,"房子在我名下,法律上就是我的。你一个外人,凭什么要我的房子?"
"我不是外人,我是他女儿!"
"血缘关系算什么?"李美娟冷笑,"我伺候了你爸十年,生病时我照顾,心情不好时我陪着。你呢?在国外花他的钱,回来连面都见不到几次。"
"我在国外是为了学习,回来是想更好地孝敬他!"
"孝敬?"李美娟的笑声很刺耳,"你要真孝敬,当初就不该出国。现在人死了,你倒想起来要孝敬了?"
王小雅被气得浑身发抖:"就算这样,你也不能独吞所有财产!"
"我为什么不能?"李美娟放下茶杯,"我是他的合法妻子,这些财产本来就应该归我。你算什么东西?"
"你太过分了!"王小雅站起身。
"过分?"李美娟也站了起来,"我告诉你王小雅,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你就是嫌我分了你的家产,心里不平衡。"
"这本来就不该是你的!"
"凭什么不该是我的?你爸娶我的时候,我可是黄花大闺女,跟着他受了多少委屈?"李美娟越说越激动,"为了照顾你这个拖油瓶,我连自己的孩子都没要!"
"我从来没让您照顾过!"
"没让我照顾?那这十年来谁给你做饭?谁给你洗衣服?谁管你的学习?"李美娟指着王小雅的鼻子,"我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现在你翅膀硬了,就想过河拆桥?"
"我感激您的照顾,但这不代表您可以骗我!"
"我骗你什么了?"李美娟坐回椅子,"房子是我的名字,钱是夫妻共同财产,我拿走有什么问题?"
"您明明答应过要按照遗嘱分配!"
"我什么时候答应过?"李美娟装作很无辜的样子,"小雅,你是不是记错了?"
王小雅气得说不出话来。李美娟这是打算彻底撕破脸皮,不认账了。
"好,既然您这么说,那我们法庭上见。"王小雅转身要走。
"法庭?"李美娟在后面喊道,"你有什么证据?房产证在我名下,银行记录显示我是合法取款人。你拿什么跟我斗?"
"我会找到证据的。"
"随便你。"李美娟轻蔑地笑了,"不过我劝你还是省省吧,打官司需要钱,你现在连房租都交不起,哪来的钱请律师?"
王小雅脚步一顿,确实,打官司是个昂贵的过程,而她现在身无分文。
"怎么,没钱了?"李美娟的声音充满了得意,"要不这样,你跪下给我道个歉,承认错误,我可以考虑给你几万块钱,当作这些年的抚养费。"
第五章
"你做梦!"王小雅头也不回地走了。
身后传来李美娟的大笑声,刺耳得像乌鸦叫。
王小雅走出茶楼,拿出录音笔看了一眼。刚才的对话基本都录下来了,李美娟亲口承认伪造遗嘱,这应该算是有力证据。
回到出租屋,王小雅把录音发给了律师陈晓峰。
"这个录音很有用。"陈晓峰很快回电话,"证明了她确实存在欺诈行为。不过还不够,我们需要更多证据。"
"还要什么证据?"王小雅有些疲惫。
"最好能找到当年房屋购买的相关记录,证明确实是你父亲出的钱。还有你父亲的银行流水,看看钱都是从哪里来的。"
"我去查查看。"
王小雅跑了好几家银行,调取父亲的历史记录。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找到了关键信息。
五年前,父亲确实从自己的个人账户转出了两百万购房款。而李美娟当时的账户余额几乎为零,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
"这就能证明房子是你父亲的钱买的。"陈晓峰看了银行记录,"虽然房产证写的是李美娟的名字,但实际出资人是你父亲。"
"那我能要回房子吗?"
"理论上可以,但李美娟已经把房子卖了,我们只能要求她返还房屋价值。"
王小雅点点头。能要回钱也比什么都拿不到强。
"不过,你要做好心理准备。"陈晓峰提醒道,"对方肯定会找各种理由拖延,这个案子可能要打很久。"
"我不怕,哪怕打十年我也要坚持下去。"
一个月后,法院正式受理了王小雅的起诉。李美娟收到传票后,第一时间给王小雅打来电话。
"王小雅,你疯了吗?"李美娟的声音里带着愤怒,"居然真的告我?"
"是您先撕破脸的。"王小雅冷静地说。
"你以为法院会站在你这边?"李美娟冷笑,"我告诉你,我已经找了全市最好的律师团队,你这个破案子根本没胜算。"
"那就走着瞧。"
"好,既然你要玩,我就陪你玩到底。"李美娟的语气变得阴冷,"不过你要想清楚,打官司是要花钱的,你现在连吃饭都成问题,哪来的钱跟我耗?"
确实,这是王小雅最大的困扰。为了支付律师费,她已经把身上的首饰全部卖掉了,连手机都换成了二手的。
但她不能放弃,这是她唯一讨回公道的机会。
"我会想办法的。"
"想办法?"李美娟大笑,"要不我给你指条明路,来我这里当保姆,我一个月给你五千块工资,保证你能维持生活。"
"免了,我不稀罕。"
"那你就等着喝西北风吧。"
电话挂断后,王小雅陷入了沉思。李美娟说得没错,打官司确实需要大量资金,而她现在的经济状况根本支撑不了太久。
必须想办法赚钱。
王小雅开始疯狂地投简历,希望尽快找到工作。凭借海外留学的学历,她很快收到了几家公司的面试通知。
最终,她进入了一家外贸公司做翻译,月薪八千。虽然不算太高,但至少能维持基本生活。
白天上班,晚上她就和陈晓峰讨论案件进展,整理证据材料。
"对方律师团队确实很强。"陈晓峰有些担忧,"他们提出了很多技术性辩护,想推翻我们的证据。"
"比如呢?"
"他们说银行转账记录不能证明房屋所有权,因为夫妻之间的财产转移很正常。而且李美娟声称,当时是她用自己的名字贷款买房,你父亲只是帮忙还贷。"
"胡说八道!"王小雅气愤地说,"当时明明是全款购买!"
"问题是她现在伪造了一份贷款合同,看起来很逼真。"
王小雅感到深深的无力感。对方有钱有势,可以买通各种关系,伪造各种证据。而她只是个普通人,怎么跟这样的对手斗?
第六章
开庭那天,王小雅穿了一身最正式的衣服,提前两小时到了法院。
李美娟的律师团队阵容强大,五个人的团队,个个西装革履,气势汹汹。相比之下,王小雅这边只有陈晓峰一个人,显得势单力薄。
"被告方,请说明房屋购买的真实情况。"法官询问道。
李美娟站起身,声音颤抖地说:"法官大人,这房子确实是我用自己的名字贷款买的。当时我和丈夫商量,用我的名字贷款利率会低一些。"
她拿出了一份贷款合同,看起来确实很正规。
"丈夫确实帮我还了一些贷款,但这是夫妻义务,不代表房子就是他的。"
王小雅知道这份合同是假的,但她没有证据。
陈晓峰站起来反驳:"法官大人,我们有银行记录显示,购房款是从王建国先生的个人账户一次性转出的,不存在贷款还款的情况。"
"那是因为我们提前还贷了。"李美娟的律师立刻反驳,"我的当事人在购房一个月后就申请了提前还贷,所以看起来像是一次性付清。"
陈晓峰拿出银行流水:"但是根据银行记录,李美娟女士在购房前后的账户余额都很少,根本没有能力提前还贷。"
"那是因为我把钱存在了其他银行。"李美娟的律师又拿出了几份银行对账单,"这些都是我当事人在其他银行的存款记录。"
王小雅看着那些对账单,心里很清楚这些都是伪造的。但在法庭上,她无法证明对方造假。
接下来,双方就各种细节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李美娟一方准备充分,每个问题都有相应的解答和证据。
轮到王小雅提供证据时,她拿出了录音笔。
"法官大人,这是我和被告的对话录音,她在录音中承认伪造了遗嘱。"
录音播放完毕,法庭里一片安静。
李美娟的律师立刻站起来:"法官大人,这个录音是在我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录制的,违反了隐私权,不应该作为证据采纳。"
"而且录音内容断章取义,我当事人说的是为了安慰原告才临时写了个假遗嘱,这是善意的谎言,不构成欺诈。"
陈晓峰据理力争:"录音清楚显示被告承认欺骗原告,这就是欺诈行为!"
"我的当事人只是不想让继女伤心,才编了个善意的谎言,这和法律意义上的欺诈完全不同。"
双方律师你来我往,争论激烈。
王小雅坐在旁边,感到深深的挫败感。她原以为录音会是决定性证据,没想到对方律师三言两语就把它的效力削弱了。
"请证人出庭作证。"法官说道。
老张走上证人席,举手宣誓后说:"我确实听王建国说过要把房子留给女儿,这话他不止说过一次。"
李美娟的律师立刻质疑:"证人和原告是什么关系?"
"我和她父亲是朋友。"
"既然是朋友,证言就存在偏向性。而且证人只是听到口头表述,不能证明王建国先生有法律意义上的遗嘱意愿。"
老张被问得哑口无言。
接下来,李美娟一方开始反击。
"法官大人,原告的父亲生前确实疼爱女儿,但疼爱不等于要把全部财产都给她。"李美娟的主律师慷慨激昂地说,"我的当事人作为合法妻子,十年来悉心照顾丈夫,操持家务,理应获得财产的继承权。"
"而原告长期在海外,很少回家探望,对家庭贡献很少。从情理上讲,财产更应该归我的当事人所有。"
"最重要的是,从法律角度看,房产证明确写着李美娟的名字,银行存款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我的当事人有完全的处置权。"
一番话说得很有道理,连王小雅都觉得自己确实理亏。
庭审进行了整整三个小时,最终法官宣布休庭,择日宣判。
第七章
等待判决的日子是煎熬的。王小雅每天都心神不宁,工作也频频出错。
陈晓峰安慰她:"别太担心,我们的证据还是比较充分的。特别是银行转账记录,很难反驳。"
"可是对方的律师团队太强了,每个问题都能找到应对的办法。"
"法官不是傻子,谁说的有道理,谁的证据更可信,他们心里有数。"
一周后,法院通知双方到庭听取判决。
王小雅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法庭。李美娟坐在对面,脸上挂着胜券在握的笑容。
"经过审理,本庭认为..."法官开始宣读判决书。
王小雅的心跳得很快,手心全是汗。
"...原告提供的银行转账记录确实证明了购房款来源于王建国先生的个人账户..."
王小雅心里一喜,这对她有利。
"...但被告提供的贷款合同和还款记录也具有一定的证明力..."
王小雅的心又沉了下去。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本庭认为房屋购买确实主要由王建国先生出资,但李美娟女士作为产权登记人,也有一定的权益..."
"...鉴于双方争议较大,本庭判决李美娟女士向王小雅女士返还房屋价值的百分之六十,即人民币三百六十万元..."
王小雅愣了一下,随即狂喜。虽然不是全部,但至少拿回了大部分!
"...关于银行存款,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李美娟女士取走并无不当,但考虑到王小雅女士作为继承人的权益,判决李美娟女士向王小雅女士支付一百万元作为补偿..."
李美娟脸色铁青,她的律师立刻站起来:"法官大人,我方不服判决,申请上诉!"
"上诉期限为十五天。"法官敲了敲法槌,"退庭!"
走出法庭,王小雅激动得差点哭出来。虽然还要面临上诉,但至少一审胜了。
"别高兴得太早。"陈晓峰提醒道,"对方肯定会上诉,二审还有得打。"
"我不怕,至少证明我们是有道理的。"
当天晚上,李美娟给王小雅打来电话。
"你以为赢了一审就结束了?"李美娟的声音阴沉沉的,"我告诉你,我会一直上诉,上诉到最高法院!"
"你愿意上诉就上诉,我奉陪到底。"
"我有的是钱请律师,你呢?你能撑多久?"
这确实是个问题。一审已经花光了王小雅的积蓄,如果二审、三审一直打下去,她根本承担不起费用。
"想要钱?"李美娟的语气变得阴险,"我可以给你一个机会。"
"什么机会?"
"跪下来给我道歉,承认自己错了,然后当着众人的面说我是你的好母亲。我可以考虑给你五十万,算是打发你。"
"做梦!"王小雅愤怒地挂断了电话。
但李美娟的话确实给她敲响了警钟。继续打官司需要大量资金,而她现在的收入根本支撑不了这样的开销。
必须想办法筹钱。
王小雅开始四处借钱。亲戚朋友能借的都借了,还向银行申请了贷款。勉强凑够了二审的费用。
三个月后,二审开庭。
这次李美娟请来了更加豪华的律师团队,连法庭外都站满了记者。显然,她要把这个案子炒作成公众事件。
"这个案子的核心问题是继承权与财产权的冲突。"李美娟的首席律师在法庭上侃侃而谈,"一审判决过分偏向了原告的继承权,忽略了我当事人作为产权登记人的合法权益。"
"房产证是法律认可的最有效证明,不容质疑。银行转账记录只能说明资金来源,不能否定产权归属。"
"而且我当事人作为合法妻子,十年来的付出和贡献不容忽视。原告长期在海外,对家庭缺乏贡献,凭什么要求继承大部分财产?"
一番话说得很有煽动性,连旁听席上都有人点头。
陈晓峰起身反驳:"产权登记确实重要,但不能忽视实际出资情况。如果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产权登记来侵占他人财产,那法律的公正性何在?"
"我的当事人虽然在海外,但那是为了学习深造,这是父亲支持和鼓励的。她回国后第一时间就想孝敬父亲,这说明她是一个有孝心的女儿。"
"反观被告,利用丈夫的信任,在产权证上写自己的名字,然后在丈夫去世后独吞全部财产,这种行为才是真正的不道德。"
双方律师针锋相对,争论更加激烈。
第八章
二审持续了更长时间,双方都提供了大量新的证据和证人。
李美娟甚至找来了王小雅的几个大学同学,证明她在国外期间"挥霍无度,不关心家庭"。
"王小雅在国外读书期间,经常在社交媒体上晒奢侈品,显然花费不菲。"一个同学在法庭上作证,"她很少提到家里的情况,给人感觉就是只知道花钱的富家女。"
王小雅气得浑身发抖。这些所谓的"奢侈品"都是她打工攒钱买的打折货,而且数量很少。李美娟为了胜诉,竟然编造这样的谎言。
陈晓峰立刻反驳:"原告在国外期间的消费属于正常的学生生活,不能因此否定她的继承权。而且她的学费和生活费大部分都是通过兼职赚取的,并非完全依靠家里。"
他提供了王小雅在国外的打工记录和银行流水,证明她的消费并不过分。
但媒体显然更喜欢"富家女争夺遗产"这样的故事。各大网站都在传播相关新闻,评论区里骂王小雅的声音此起彼伏。
"现在的年轻人就是自私,继母辛苦照顾十年,还不如一个血缘关系重要?"
"在国外花天酒地,回来就要分家产,脸皮真厚。"
"我支持继母,法律就应该保护弱势群体。"
网络舆论一边倒地偏向李美娟,王小雅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更糟糕的是,她的老板看到新闻后,以"影响公司形象"为由把她开除了。
失去工作的王小雅陷入了绝境。她不仅要承担巨额的诉讼费用,还要维持基本生活。
"要不我们和解吧。"陈晓峰建议道,"对方现在占据舆论优势,二审的结果可能不乐观。"
"不行,我不能放弃。"王小雅咬着牙说,"这是我爸留给我的,我不能让李美娟得逞。"
"可是你现在连生活费都没有了。"
"我可以去做兼职,哪怕送外卖也要坚持下去。"
王小雅确实开始送外卖了。白天跑单,晚上整理案件材料,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体重在一个月内掉了十几斤,整个人憔悴不堪。
"你这样下去身体会垮的。"陈晓峰心疼地说。
"我没事,能撑住。"
但王小雅的坚持很快就要面临更大的考验。二审判决下来了,结果让她如遭雷击。
"经过审理,本庭认为一审判决存在偏差。"法官宣读判决书,"产权证是确定房屋所有权的最重要依据,李美娟女士作为登记产权人,享有完全的所有权。"
"虽然购房款确实来源于王建国先生,但这属于夫妻间的财产处分行为,不影响产权归属。"
"因此,本庭撤销一审判决,改判王小雅女士败诉。"
王小雅感到天旋地转,差点昏倒。
她败了,彻底败了。
不仅拿不到任何赔偿,还要承担双方的诉讼费用,总计超过二十万。
走出法院,王小雅茫然地站在台阶上。夕阳西下,她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显得格外孤独。
李美娟从她身边走过,故意大声说道:"有些人啊,就是不知足。给脸不要脸,现在好了,一分钱都拿不到。"
王小雅没有理她,只是静静地站着。
"还要上诉吗?"陈晓峰走到她身边问道。
"上诉需要多少钱?"
"至少还要十万。"
王小雅苦笑了。她现在全身上下连一千块都拿不出来,哪里还有钱上诉?
"我败了。"她轻声说道,"彻底败了。"
第九章
败诉的消息很快传遍了网络。各大媒体都在报道这个案子,绝大多数都是支持李美娟的。
"继母十年付出终获法律认可,贪心继女败诉收场。"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血缘关系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年轻女子妄图侵吞继母财产,被法院严厉驳回。"
王小雅看着这些报道,心如刀绞。事情的真相被完全扭曲了,她从受害者变成了贪心的恶人。
更让她痛苦的是,连一些亲戚朋友都开始疏远她。
"小雅啊,你这样做确实有些过分。"远房姑姑打电话劝她,"你继母照顾你这么多年,你怎么能为了钱跟她闹翻呢?"
"事情不是你们想的那样!"王小雅试图解释。
"还能是什么样?法院都判你败诉了,说明你确实理亏。"
类似的电话她接了很多个,每一个都像刀子一样扎在她心上。
最后,连老张都开始怀疑她。
"小雅,我觉得可能是我记错了。"老张在电话里说,"你爸当时可能只是随口说说,没有真的想把房子给你。"
"张叔,您怎么也这样说?"
"我想了很久,觉得还是李美娟比较可怜。她一个外人嫁给你爸,照顾你们父女十年,确实不容易。"
王小雅无力地挂断电话。连最后一个支持她的人都倒戈了。
现在的她,真正是众叛亲离,孤立无援。
晚上,王小雅继续出去送外卖。她需要钱,需要很多钱来还债。二审败诉后,她不仅要承担自己的律师费,还要承担对方的部分费用。
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城市的夜晚,王小雅想起了父亲。如果他还活着,看到现在的情况会怎么想?
他会责怪女儿贪心吗?还是会心疼女儿受的委屈?
一个红灯路口,王小雅停下车,眼泪再也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
她想过放弃,想过远走他乡,重新开始。但内心深处有个声音一直在告诉她:不能让李美娟得逞。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号码。
"是王小雅吗?我是记者李明,想就你的案子做个采访。"
"我没什么好说的。"王小雅准备挂电话。
"等等,我不是要黑你的。我觉得这个案子有很多疑点,想做深度调查。"
王小雅犹豫了一下:"什么疑点?"
"比如李美娟提供的那些证据,时间节点很可疑。还有她在网络上的炒作手法,很像是有专业团队在操作。"
"你的意思是?"
"我怀疑这背后有更大的阴谋。你愿意配合我调查吗?"
王小雅想了想:"好,我配合。"
第二天,李明来到王小雅的出租屋。这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看起来很有经验。
"我查了李美娟的背景,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李明拿出一个文件夹,"她在嫁给你父亲之前,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
"什么经历?"
"她的第一任丈夫也是在结婚几年后突然去世,死因是心梗。那次她也继承了大部分财产。"
王小雅倒吸一口凉气:"你是说她可能..."
"我不是说她杀人,但时间节点确实很巧合。而且我发现,她在你父亲生病期间,一直在悄悄转移财产。"
李明拿出几张银行记录:"这些是我通过特殊渠道获得的。在你父亲去世前的三个月,李美娟就开始分批转移资金。"
"这说明什么?"
"说明她早就知道你父亲的身体状况,提前做了准备。"
王小雅看着那些记录,心情五味杂陈。如果这是真的,那李美娟的心机比她想象的还要深。
"还有一个重要发现。"李明压低声音,"我联系了李美娟的前夫家属,他们也怀疑当年的死因。"
"怎么说?"
"她前夫生前身体很好,从来没有心脏病史。但在去世前几个月,突然开始心脏不适,医生也查不出原因。"
王小雅感到后背发凉。如果李明说的是真的,那李美娟就不是简单的贪财,而是有预谋的犯罪。
"但这些都只是推测,没有确凿证据。"李明遗憾地说,"而且过去太久了,很难取证。"
"那现在怎么办?"
"我会继续调查,同时把这些发现写成报道发表。至少要让公众知道真相。"
"谢谢你。"王小雅感激地说。
"不用谢,我只是在做记者应该做的事。"李明收起文件,"对了,你有没有想过申请再审?"
"再审?"
"如果能找到新的证据,证明李美娟存在欺诈或其他违法行为,就可以申请再审。"
王小雅眼前一亮。也许,她还有最后一次机会。
第十章
李明的调查报道发表后,引起了巨大轰动。
《继母连续两任丈夫意外身亡,巨额财产归属引质疑》
文章详细分析了李美娟的婚姻史和财产状况,提出了很多合理的质疑。网络上的风向开始转变。
"这女人太可怕了,两任丈夫都死于心梗?"
"之前我还支持继母,现在看来事情没那么简单。"
"王小雅可能真的是受害者。"
但李美娟的反应很快。她的律师团队立刻发布声明,威胁要起诉李明诽谤。
"我的当事人是合法公民,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她的两次婚姻都是基于真爱,不容他人恶意猜测。"
同时,李美娟接受了几家主流媒体的采访,声泪俱下地诉说自己的委屈。
"我一个女人,辛辛苦苦照顾两个生病的丈夫,现在却被人说成是黑寡妇。这公平吗?"
"小雅是我亲手带大的,我把她当亲女儿一样疼爱。现在她败诉了,就有人煽动她来污蔑我,我的心都碎了。"
舆论又开始摇摆,很多人觉得李美娟确实可怜。
但李明没有放弃。他继续深入调查,终于找到了关键证据。
"我联系了你父亲生前的主治医生。"李明兴奋地给王小雅打电话,"医生说你父亲的心梗确实很奇怪,发病前的症状不太典型。"
"什么意思?"
"医生怀疑可能是药物引起的,但当时没有深入检查。如果申请开棺验尸,也许能找到证据。"
王小雅犹豫了。开棺验尸对父亲是不敬的,但如果不这样做,真相可能永远被埋葬。
"我需要想想。"
"时间不多了,尸体埋葬时间越长,检验越困难。"
当天晚上,王小雅来到父亲的墓前。
"爸,对不起,女儿可能要打扰您的安息了。"她跪在墓碑前,"但我必须要为您讨回公道。"
第二天,王小雅向法院申请开棺验尸。
李美娟得知消息后,立刻赶到法院阻止。
"这是对死者的亵渎!"她在法官面前哭诉,"王小雅已经败诉了,还要折腾死人,这还有天理吗?"
"申请人有合理的怀疑理由。"法官审查了申请材料,"准许开棺验尸。"
一周后,验尸结果出来了。王建国体内确实检出了异常的药物成分,这种药物会导致心脏骤停,而且很难被检测出来。
这是个重大发现!
李明立刻发布了后续报道,详细分析了验尸结果。这次,舆论彻底倒向了王小雅。
"太可怕了,这女人真的是杀人犯!"
"王小雅太可怜了,不仅失去父亲,还被夺走财产。"
"必须严惩李美娟,为受害者讨回公道!"
警方也介入了调查。李美娟被拘留,接受审讯。
面对确凿的证据,她终于承认了罪行。
"我没想杀他,只是想让他心脏不舒服,好让我有理由控制财产。"李美娟在审讯室里供述,"谁知道他那么不经折腾,一下子就死了。"
"前夫也是你杀的?"
"他发现了我转移财产的事,威胁要离婚。我只好..."
真相大白,李美娟被判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她侵占的财产全部归还给王小雅。
王小雅终于拿回了属于自己的一切。